豚牛手游网

诺贝尔奖公布爱因斯坦成绩单

栏目

诺贝尔奖公布爱因斯坦成绩单 爱因斯坦在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

来源于网络 2025-11-10 09:12:14

黑洞已被直接发现,爱因斯坦能得诺贝尔奖吗


本次拍摄到的黑洞在宇宙尺度上又一次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也让爱因斯坦这位一个多世纪前的物理学家再次被人们所“膜拜”,然而膜拜归膜拜,诺贝尔奖却从来不授予已故之人,因此爱因斯坦并不能因为这次的黑洞照片而再获诺奖。

其实爱因斯坦本人是非常不愿意相信黑洞存在的,1939年还专门发了论文阐述了自己认为黑洞不存在的理由。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黑洞最早是由德国人卡尔.史瓦西从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中解出来的,但史瓦西黑洞只是众多黑洞类型的一种而已,除史瓦西黑洞外还有克尔黑洞以及克尔—纽曼黑洞。

爱因斯坦一生中至少有三项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分别是光电效应,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这其中只有光电效应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个相对论则受限于当时的条件而无法证明,因此并没有获得诺奖。

除了本次的黑洞照片外,2016年探测到的引力波也早在一百年前就被爱因斯坦预测了,假如爱因斯坦活到现在的话,他至少还能再获得两个诺贝尔奖。

已经去世的霍金生前也是研究黑洞的专家,但他提出的霍金辐射很难在M87这种超大质量黑洞上看出来,因此就算霍金在世的话也同样无法获得诺贝尔奖。

首先,爱因斯坦其实已经拿过了诺贝尔奖,没拿到诺奖的是霍金,并不是说霍金不配,而是霍金的理论目前人类还没有能力也没有那么高端的设备去验证它是否准确,所以霍金没有拿到诺奖。

至于爱因斯坦,其实爱因斯坦在1921年就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获奖是因为光电效应,并不是相对论。

其实,以爱因斯坦的成就来说,如果诺奖是属于那种有多少成就就拿多少次奖的话,那爱因斯坦在有生之年至少要拿4-6个,包括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布朗运动,光量子假说,光电效应,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但是我们发现爱因斯坦并没有拿到这么多,这是因为诺奖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同一类奖颁给同一个人一次。举个栗子,居里夫人的物理学奖是1/4,而化学奖是1,所以她其实没有违反这个规则。

纵观整个诺奖历史,打破规则的人只有1,2个。

诺奖之所以不给爱因斯坦再颁奖其实也来自于这里,如果再颁奖给他,他物理是拿到1了,也不可能给化学奖,像爱因斯坦那些成就几乎都是凭借一人之力,那肯定还得给1,那给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又不能不给,那就得一直给。这不是诺奖委员会想看到的。

所以只给了爱因斯坦一个。所以,即使爱因斯坦现在还活着,黑洞的奖也不会给他。给了他,引力波要不要给?这两都给了那广义相对论要不要给?广义相对论给了狭义相对论要不要?又陷入死循环。

很可惜,爱因斯坦不能拿这个奖。1783年,首先提出黑洞假说的是英国科学家约翰·米歇尔,他猜测有一个逃逸速度等于光速的天体,连光也无法逃离,于是人们看不见它,当时称其为“黑星”。可是当时的科学家都忽略了它。那时爱因斯坦还没出生。一个半世纪后史瓦西得到了爱因斯坦方程的一个解,再次提出了魔球说,又一次发现了米歇尔的黑洞。

而爱因斯坦对这个假说很反感,一直不认为会有这么离奇的天体,连光都不能逃出,这不符合他的方程式。后来还写过一篇文章,否定黑洞假说。对此爱因斯坦一直很纠结。

所以,如果发现黑洞要颁奖的话,也应该颁给米歇尔和史瓦西。

我给你们解释一下,我去过黑洞,黑洞不是洞,是太阳燃烧殆尽收缩形成的黑色球体,因为收缩了密度肯定变的无限大,密度越大,引力就越大,就比如超级密度高的物体重量就会增加,甚至能达到米粒大小就有数亿顿,所以收缩的太阳连光都能吸住,作为实体密度超高的黑色球体,其实所吸的东西都贴在了表面,物体被引力压缩小数亿倍,所以黑洞越变越大,大到一定程度由于不均衡就会爆炸,被吸到的星球没有被燃烧过所以在爆炸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带动下产生了核聚变就有的就变成了太阳,有的炸到四周成了新的星球,核心的黑洞也炸的到处都是,所以还是吸收四周爆炸的残害,形成一个个的星球围绕着恒星转动。我亲自去过黑洞,至于为什么就不给你们说了,黑洞不是洞,科学家都是错的,我今天就告诉大家实情,大家不要被科学误导了,世界上没有黑洞,只有黑球!比铁球还硬。

不能。虽然黑洞的阴影已经被直接观测到,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作出的预言,但这并不能让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只有健在的人才能获得诺贝尔奖,而爱因斯坦早在1955年已经过世。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黑洞是从爱因斯坦的理论中推导出来,但得出这个结论的并非是爱因斯坦本人,而是另一位天文学家——史瓦西。在1915年,广义相对论发表之后不久,史瓦西首先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中得到第一个精确解,由此预言了能够束缚住光的天体的存在。半个世纪后,惠勒把这种绝对黑暗的天体称之为黑洞,这个名称就这样一直流传下来。

如果史瓦西在世,他也是有资格拿到诺贝尔奖。但遗憾的是,在1916年,史瓦西在提出黑洞概念之后几个月,因病医治无效而去世。

按照惯例,在直接发现黑洞的研究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们有望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就像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样,为直接探测引力波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物理学家最终摘得桂冠。引力波也是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这是爱因斯坦本人推导出来的。

爱因斯坦因为什么研究成果而获得诺贝尔奖?你怎么看

爱因斯坦是因为1905年发表的论文中,革命性地利用光量子假说解释了二十多年前发现的光电效应,由于这一革命性的理论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于他同年发表的相对论,光电效应实在不算什么,但是这不代表光电效应解释就不厉害了,它只是跟相对论比没那么厉害而已,但它绝对配得上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于论文中提出的光量子假说,直接导致了量子力学的正式诞生,并成为玻尔原子模型的理论基础。因此,爱因斯坦也是量子论当之无愧的奠基人之一。

但另一方面,获奖的不是相对论这无论对爱因斯坦还是对诺贝尔奖本身都是个遗憾,历史如此,我们现在也只能发挥阿Q精神认为诺贝尔奖已经无法证明相对论的成就了,爱因斯坦拿诺贝尔奖是诺贝尔奖的荣幸……

阿Q归阿Q,遗憾是抹不去的,只希望以后的诺贝尔奖能少些遗憾……

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因为光量子—-他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完全正确,获诺贝尔奖算是名至实归。后人疑惑的主要是为什么相对论反而没获奖,估计是相对论太惊世骇俗,懂的人也少,而且象双生子佯谬这样的事,到现在还有争论,诺委会不敢冒险。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诺贝尔奖公布爱因斯坦成绩单